掘金小册《技术写作指南》(学习笔记)
掘金小册《技术写作指南》(学习笔记)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掘金小册《技术写作指南》,仅供非商业用途或交流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前言
前两天购买了掘金小册《技术写作指南》,阅读完,有些启发,于是将内容整理成了学习笔记,收纳在我的技术笔记仓库里,笔记链接点这里。
记笔记是因为自己一直有这样的习惯,且便于后面快速回忆。内容上我根据自身的写作特点作了一些微调,并且经过整理后,内容也相对较干,所以还是建议你去阅读一下原文。
(下文中的"我",均指原作者)
1、开篇:十年技术写作者的收益“清单”
写作收益
1、工作机会
由于写作的原因,09 年底我收到了淘宝 UED 的面试邀请,因为面试官从我的文章中看出我是一个很有研究精神的人。
2、技术成长
写作后,你会进入这个一个良性的循环中:用心写作→技术提高+关注提高→更加用心写作→技术更好+关注度更高→……不断循环。
3、婚姻大事
因为写作,从备胎四号逆袭,与老婆走进婚姻殿堂。
4、额外收益
广告收益、有流量后带来的内推收益、书籍写作销售加成。
2、准备:认清现实,找准定位
欲速则不达
不要模仿他人,一定要将自己的目标和自身的特相结合,让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都准备好,这样,才能事半功倍。
你预期的写作收益是什么?
A. 我希望通过写作获得流量,从而变现搞钱;
B. 我希望通过写作收获影响力,助力职业发展;
...
准确的自我认知
1、如何看待付出与回报?
写作是一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高付出低回报的事情,如果写作者急功近利,妄想短短一段时间就能名利双收,绝对成不了事。
2、你喜欢写作吗?
写作出类拔萃之人除了喜爱写作之外,还有一些公共的性格特质,例如偏安静、偏内向、喜欢阅读、爱观察思考、体验深刻细腻。
好在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大多与这些特质相符,因此,大家都有成为优秀创作者的潜力。
3、你的能力强吗?
如何判断一个人的通用能力强不强呢?很简单,回顾一下,自从成年之后,有没有独自完成一件很棒的事情,任何事情都可以,还是说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?
对于技术写作,我认为最重要的通用能力就是毅力。
逐渐清晰的道路
大家一定要认清现实,想要通过技术写作功成名就的难度非常大,因为前期的收益都是隐性的。
3、准备:选择合适的写作平台
公共还是自建?
自建平台首发,公共平台引流,活用各自的优点。
选择哪个公共平台呢?
如果你发布的内容颇有技术深度,则以掘金、知乎、InfoQ 等平台为主,微信公众号其次;
如果你发布的内容看一眼就能学会,则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还有百家号这类偏咨询的平台更适合。
使用哪个自建平台呢?
完全自建的平台,一是备案困难,二是没有流量。
半自建平台,首选 Hexo,也可以选选择 WordPress。
4、技巧:总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,怎么办?
第一步,我们需要确定写作的方向,确定好方向后,再在其中确定适合自己的选题,选题确定好之后就可以进入细节和技巧层面。
确定写作方向
1、与本职工作相关
首先,写作的内容是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;其次,写作对于技术的学习很有帮助,于是就会形成对事业有帮助的正反馈,可以让你更容易坚持。
2、专注于垂直领域
写作不要每个技术方向都插上一脚,那必然是泛泛而谈的一篇文章。所有一定要专注在某个垂直领域,让自己的付出价值最大化。
确定写作选题
我大致将技术写作的选题分成了下面八类:
- 新方法、新特性、新技术;
- 日常工作中的小技巧,小创新;
- 深入理解XXX,XXX原理剖析;
- 技术实现方案综述、技术选型对比;
- 体现技术深度的棘手问题解决;
- 框架、工具、会议体验指南不指北;
- 外文翻译;
- 技术资讯与技术人文。
2、3、5 类建议多写。
确定写作内容
1、参考 API 文档介绍新特性的文章
2、固定素材
例如,Chrome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新版,每次发布新版都会有一些对应的特性更新,是不是可以撸一篇文章出来。
3、订阅周刊
周刊的主要成本在于收集,而不生成内容,对时间宝贵之人而言,是非常有帮助。
4、佛系随缘
到处闲晃或者平台写代码时的突然灵感,那么记下来,等有时间写作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下。
5、工作实践
自问下面的问题,可以找到写作的内容。
- 这个项目自始至终一帆风顺,没遇到任何困难吗?
- 这个项目有没有用过以前没用过的技术或者实现方式?
- 这个项目有没有引用外部的组件或者工具?
- 这个项目做完之后你一点成长都没有吗?
5、技巧:如何给文章起标题?
内容为王
内容为王,标题的好坏是次要的。
什么是合适的标题?
1、内容跟标题相对应
2、品牌和形象
如果你是一个官方账号,则务必求真务实,不可像个人账户一样为了流量使用博眼球的标题。
个人账号,则文章的标题要和你的个人气质相符合。
3、访问来源
访问来源是平台的信息流推荐,应尽可能地吸引人的注意力,而不用考虑搜索引擎。举例:《花60秒给Vue3提的PR,竟然被尤大亲自Merge了~》
访问来源是搜索引擎,则需要考虑用户搜索的关键字,然后想办法在标题中体现。举例:《JS之我用单img元素实现了图像resize拉伸效果》
借助平台的能力
有的平台(例如头条号)会帮你自动生成多标题,可以省去不知道哪个标题访问量高的烦恼。
6、技巧:如何搭建文章的框架结构?
核心思想
1、连贯性
文字层面的连贯性主要通过关联词保证,分为八大类,包括:并列、承接、递进、选择、转折、因果、假设和条件。
框架层面的连贯,一种是通过结构设计实现,例如:问题背景-问题根因-解决问题-问题总结。另外一种就是使用承上启下的语句强制连贯,例如:上面讲的是ABC,下面再讲下甲乙丙。
2、突出性
脉络清晰:分二级标题、三级标题,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。(移动端可在文章顶部自己建一个目录)
重点突出:第一,要点要在标题中体现;第二、亮点位置尽量靠前;第三、篇幅不能限制重点;
例如:
突出技术的架构 | 突出故事的架构 | 突出自己的架构 |
---|---|---|
标题:我遇到的 JS 属性... 这个JS属性可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欲情故纵,还会玩火 成功激怒了我 深入交流后发现竟然这般甜美 首先她…… 然后她…… 再者她…… 最后她…… 万幸,今天逛了掘金 | 标题:我今天遇到个很棒的事情 今天逛掘金 竟然找到了让我心动的JS属性 怎么回事呢? 我本来…… 没想到拒绝我 很好,你已经成功地引起我的注意了 我就继续试探 …… 我就说过,你早晚都会是我的 | 标题:看我如何搞定... 这种事情也就我能做到 这个JS属性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要想拿下可不容易 我就想着…… 于是决定…… 结果却挑战我的底线 不能放弃,再次…… 这下终于…… 看,多么甜美! 学我,你也可以! |
内容不同,目的不同,也就决定了突出的重点的不同。
具体的写作套路
1、技术科普

2、原理剖析
这类文章可以遵循由表及里,层层深入的架构策略,方便他人的学习与理解。

3、功能实现
这类文章,我们一定要文中放代码,最后配上演示页面。为了吸引用户继续阅读,通常会把实现好的效果放在最前面,即上面提到的亮点前置。

4、使用教程
这类文章按部就班呈现就可以了。

5、问题解决
如果你是对外创作,则可以根据侧重点不同,微调写作结构。

6、项目总结
这类文章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透露出项目牛逼、项目人员牛逼。

7、会议记录
这类文章的内容结构也比较固定,就按照时间进行组织就好了。

8、工具测评
为了保证评测中肯可信,可以通过展示使用过程和最终效果来证明。

9、技术人文
这里就单纯地展示下观点类的技术文章的写作结构。

10、职场故事
按照时间线讲好每个时间段的故事即可。

没有固定的套路
1、不同的账号主体
团队账号,以团队的口吻讲述,框架结构要保守,语言也要务实。
个人账号,没有所谓的框架。
2、不同的阅读对象
给同事看的,内容结构应不包装,不夸张,不过谦,展示最真实的情况。
对外发文,要包装成团队的功劳,然后多讲技术实现。
7、技巧:如何制作配图及相关素材?
配图很重要
截图工具:FastStone Capture (Windows)、iShot (Mac)
视频的局限
录屏工具:screenToGif (Windows)、iShot (Mac)
在线演示
(目前发现这个网站可以在线运行代码:1024code.com/)
8、技巧:怎样写出更有吸引力的内容?
稀缺如金
对于技术文章,最醉心的吸引力一定是稀缺性,也就是这些知识、技术、代码只能你写得出来。
形式创新
比如文章中插入时下热点。
要有温度
文章内容要有温度,比如说可以融入情感。
深入浅出
一个知识点尽量深入浅出,让小白也能看懂。
技法高明
1、尽量的口语化,少用书面化的词汇。
2、句式可以灵活多变,语气有强有弱。
比如可以使用疑问、反问这样的句式。
再比如可以使用停顿或重复:注意,注意,注意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千万不要...
3、善用比喻,学会举例。
比方说“Java 和 JavaScript 的区别就好比雷锋和雷峰塔的区别”这句话就是个经典的比喻,一句话顶得上十句普通的解释。
保持真心
每一篇文章都认真对待,保证文章有所价值的同时更加耐读。
9、技巧:分享品牌运营与传播经验
负面评论的处理
无视才是最好的反击。
防盗技巧
在技术写作中,插入对自己作品宣传的内容,这样,就算文章被盗,也会变相地对你的作品进行了宣传。
传播经验
针对不同的平台的传播规律,我们最好需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编辑,使其更利于传播。还有发布时间,也可以根据平台不同适当调整。
10、执行:坚持不下去,怎么办?
为什么你无法坚持?
本质上是因为类似写作和学习这样事情缺少短期激励,无法及时带来满足感和愉悦感。
告别苦尽甘来的心理
正确的做法一定是:甘苦并存,螺旋上升。
如何获得正反馈?
1、内容:精心选择创作的内容,避免纯输出无成长的内容。
2、形式:对于看似艰难的任务,以时间来拆解,从小任务中获得成就感。
3、精神:锻炼延迟满足的能力。
11、执行:没有时间和精力,怎么办?
正确看待“没时间”
有一部分人,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得很开,心里面有一个工作时间账户,还有一个生活时间账户。
如何管理时间?
制造一个良性循环:努力上进,家人支持,有更多的时间努力上进,带来更大的家庭受益,得到更多支持。
精力获取
玩,是为创作积攒能量。
12、经营: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价值最大化?
多平台经营
1、作品分发;2、公司内外分发;
在分发的时候,可以适当对内容进行调整。
体系化创作
量变产生质变,当你的作品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,这些作品是可以进一步包装,进行二次销售的,这个在创作圈子中很常见,甚至有的书籍直接就是博客精选文章合集。